重庆涪陵信息技术学校2024年招生简章
重庆涪陵信息技术学校招生专业有哪些?招生条件是什么?这是很多想要报考该校的同学都很想要知道的问题,这里老师为同学们分享了重庆涪陵信息技术学校2024年招生简章的内容,同学们可以仔细的看一下,你的疑问都会得到解答的。
重庆涪陵信息技术学校基本信息
建校日期:1991
院校类型:中专学校
所在地域:重庆
学校地址:重庆市涪陵区蒿枝坝工业园区涪南路86号
学校排名:全国2402, 本省排名:94。
重庆涪陵信息技术学校简介重庆市涪陵信息技术学校是经重庆市教委批准成立,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重庆市涪陵信息技术学校(原西南文武学校)创建于1991年,开始主要从事武术培训,然后从事普九义务阶段的办学,在1996年开始举办职业高中。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中等职业教育、短期培训和高等学历教育服务的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办学的中等职业学校。
重庆涪陵信息技术学校占地面积
学校占地面积138亩,建设面积近50000平方米,现已投资8600多万元,修建有综合教学楼三栋、科技楼一栋、男女生公寓三栋、艺体馆一栋(含食堂)和综合办公楼一栋,修建有塑胶篮球场4个、塑胶足球场1块,体育活动场地面积达13000平方米。
重庆涪陵信息技术学校专业设置
现在校学生近5000人,开设有12个专业,包括数字艺术、运动训练、航空勤务与旅游、汽车维修与服务四个特色专业和计算机及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财会电算化、建筑工程施工、服装设计与制作、园林设计与花卉、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与服务八个热门专业。根据专业和教育教学常规需要配备了相应的设施设备,设备总值达800多万元,实验实训开出率达98%。学校有专用图书室、阅览室,藏书量达6万多册,报刊、杂志80多种,能满足师生借阅需求。
重庆涪陵信息技术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工168人,专任教师136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83人,外聘兼职教师25人;高级职称教师20人,中级职称教师58人,“双师型”教师28人,实训指导教师23人。市级十佳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各1人,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 1人。
重庆涪陵信息技术学校发展思路
学校发展思路明确。我校坚持“正心修业、立己达人”的办学理念,坚定“自立教育”特色办学,坚持“修德远志、精武通文”的校训,坚持“三年磨剑,一生改变”的培养目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创建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重庆涪陵信息技术学校2024年招生专业有哪些
专业名称 | 专业层次 | 专业热度 |
市场营销 | 中专专业 | 343人关注 |
建筑工程技术 | 中专专业 | 380人关注 |
会计电算化 | 中专专业 | 280人关注 |
应用电子技术 | 中专专业 | 313人关注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中专专业 | 331人关注 |
汽车维修 | 中专专业 | 358人关注 |
航空服务 | 中专专业 | 467人关注 |
数字影响技术 | 中专专业 | 267人关注 |
录取规则:
1、学院按“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录取考生。
2、外语语种不限,进校后公共外语统一学英语。
3、录取无男女比例限制。
4、体检要求:必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
5、加降分要求:对于符合国家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的加分和降分条件且报考我院的进档考生,按加分或降分后的总成绩降序排列,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6、录取顺序:依照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考试院)所公布的最低录取控制线及投档原则,相应遵循“顺序志愿投档”或“平行志愿投档”方式进行录取。采取“顺序志愿投档”时,按志愿优先分专业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按志愿顺序优先原则择优录取进档考生。采取“平行志愿投档”时,按成绩优先原则择优录取进档考生。
7、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专业安排按志愿优先的办法进行确定,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对于进档考生从高分到低分优先满足第一专业志愿,若第一志愿满额,则在其所报第二专业志愿未满的情况下,安排至该专业,以此类推。考生所填报志愿都不能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按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未满额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报名时间春季:3月8日—5月20日秋季8月12日—10月30日到校招生就业办公室报名,也可以登录学校网址进行网上报名、录取。
报名方式:需持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来校招办报名。
收费标准
1.凡报读学校各专业的学生均全免学费;“3+2”大专后两年在高校就读,按高校标准收费。
2.20%的新生,经审定将享受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全员享受国助金。
3.未升入大学的毕业生可全部由学校安排实习和就业。
助学政策
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奖励资助体系,开辟有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学校的奖励资助项目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新生入学奖学金、学校综合奖学金、学生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社会资助等,可充分激励优秀学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