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技工学校:我的中专
早就说过想写一篇上个世纪80年代中专生的文章,却迟迟未能履诺,今天恰逢在车上给吾儿讲起中专时那5分钱一碗的青菜和2角钱一个的狮子头时,才又让我想起自己的这个挂念,原来在心底还是那么执着的存在。
时间过得让人惊讶,没想一个疏忽,竟然整整二十多年的光阴偷偷溜走了,每天早上匆匆起床,急急奔赴上班路上,又至深夜静卧,却还常常牵挂今又有所系,以至于忘了昨天、今天与明天重影如何瞬间交替,浑然不知天上宫阙,时为何年何日。
这些年来,发生过许多的事,甚至这些年来,世事沧桑变幻,让人无法记忆的很多,但让人值得回忆的也很多。或许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么些阶段,从少年时期的快乐纯真,到青年时期的努力奋斗,那个时期虽有挫折,但却依然意气奋发,对生活充满着期待;而到了三十而立之年,茫茫然的社会积累让你多了一份成功的喜悦,多了一份征服世界的勇气;然人至四十,恰如其分地称为不惑之年,以前尚不明了何意,如今却颇有意会了,这个时期,一份人生中的最大责任真真实实地压在了我们的身上,我们的父母老了,我们的孩子长大了,我们的生活更复杂了,我们的责任也更重了。
我们总是在说,现在孩子真有福气,因为他们比我们好了些生活条件?而颇有比较的是,我们的父母辈的生活条件比我们更差。但正因为四十多岁的我们有了更多的责任,却往往让我产生了这么一种想法,虽然比较的层面不同,我总觉得我们这一辈是很辛苦,或许是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不光光承续了那一份生活的贫穷,也在体验到了当今社会错综复杂的那一份浮躁,我们没能学会社会中的那一份圆滑,却带来了上个世纪的那些较真。我总也认为,其实幸福真的真的很简单,那就是精神上的满足,我们祖国在快速发展初级过程中,我们这辈子人注定要从单纯地追求精神的幸福转变为追求所谓的由追求物质安逸所带来的幸福中来了。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人到中年了,怀念一下那时的气氛,其实在那个安逸年代的尾巴里,让我记忆中最能怀念的就是中专就学的那段时光。因为那段时光,是我们的这些同龄人中拥有的无忧无虑的记忆,而这段时光已然过去,就进入了必须思考和接受纷杂社会带给你无尽的烦恼和折磨的时代了。
在唱着“光荣属于我们八十年代新一辈”的励志歌声中,我们迎来了祖国经济刚刚起步的时代,那时的农村,万元户鲜有耳闻,楼房更是鹤立鸡群,能转上城镇定量户口,吃上国家统一分配的粮油,再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是农村孩子最大的心愿。所以初中生毕业时,所报考的第一志愿往往都是中专,因为只要考上了中专,所有的心愿都可以变成现实,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工作。我们那时是先考了中专录取了,才去读高中的,对农村孩子来说,那时能考上中专就是跳进了龙门,作为父母来讲,那是绝对脸上有光,心里沾沾自喜的,顿然觉得在全村人面前是那么的光鲜和荣耀。
中专是简称,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名称我是进了中专的大门以后才知道的,我们的学校是一所铁路技工学校,顾名思义,我们是来学专业技术的,毕业后就成了一名专业技术工人了,是吃国家米饭的人了。好象依稀听说还属于干部编制的,虽然级别很低,但也心里高兴,至少跨出了农门了。尤其像我这样,不会下田,不会挑水,赤了脚脚底板要打弯的人来说,颇觉自豪。
还记得开学第一天,是我爸陪我去遥远的金华报到的,站了一天的火车,慢车很慢,得萧山转车,我和我爸驮着被子、蚊帐和那口爷爷从离家很远的乡镇买回来用扁担挑回家的人造革皮箱,一路摇晃着到了金华。火车站有校友接,很热情,一个男生,让我很信任,指引我们如何走,有几个拐弯,就像现在所谓的义工或者志愿者,后来我们寝室都在二楼,常常会碰到,那种感激之情也就一直存在心底了。到学校的路是我们父子俩人走着去,想想也很伟大,现在看起来还是那么远的路,从火车站到四眼井,十六岁的我背着被包,满怀激情走在陌生的大城市的街道上。当时没有公交车,更没有的士,又因站了一天的火车和走了那么远的路,父子两人挤一张宿舍的床上,以至于那晚上,我爸因此半夜脚抽筋痛醒了,这事到现在还常常让我想起朱自清的《背影》。
刚从火车站出来,就在汽车南站那条街道上,我饿了,我爸给我买了只猪大肠卷着的红烧猪蹄,很便宜,很好吃,只一元钱,更诧异它的便宜。吃完后,我们又在一个素不相识的好心的阿姨陪同下,一直到了我们学校的所在地,我们向她问路,刚好她也是四眼井巷子里住着的,所以一路上只随着她走就行了,省却了我们很多的心思。虽然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她,但我相信,她一定还健在的。
四眼井就是我们学校门口的那一段窄窄的小巷子,因年代久远而显得斑驳的墙砖,起伏的坡度,到了晚上,那幽黄的路灯眨巴着迷人的眼睛,树丛中还有唧唧的虫鸣声,让我多年以后的思绪里还有隐隐的感觉。
接下来的三年中专生活,对于我来说是一辈子中最开心、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就像今天早上对儿子说的,我们那时有助学金,虽然只有十几元钱,但足以应付一个月的基本生活。我们这一届刚好食堂改革买菜制,刚到的第一学期第一个月,那时还是分餐制,一天三餐,就在那张小四方桌上,没座位,站着吃,记得早餐就是每天油条和咸菜,还有金华称之为稀饭的必备配置。第二个月就改为买菜就餐了,但米仍是统一量取的,食堂的米桶里有几个竹筒罐子用来做量筒,你二两,我三两,我们男同学一般是四两,多的甚至吃半斤。饭票不够了,女同学们会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资助我们,到现在仍然满满的感动着我们。要好的同学,三两个人合伙,你量米我买菜,还有一个抢位子,青菜五分钱,最好的红烧狮子头也只有2角5分,一荤一素一汤,吃好了按约定今天谁洗碗。然后到操场上溜一圈,小树林里坐坐,或者拿把吉他玩玩,等待夜幕的渐渐降临,感受夕阳下美丽又纯朴的校园,再接下来是安静的晚自修。
中专的学习对我来说很轻松,原因是人家每天勤学博记,成绩优异,而我在其他爱好上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所以成绩很不好,如今想起来挺惭愧的。当然,考试前几天的突击,基本上能对付得过去,本来在学习上颇有心得的,只要我用心了,各种枯燥的医学知识考试和实验还是能圆满地完成的。所以我的成绩起伏很大,一般是期中不好期末好。用我班主任胡老师话来说:你人是很聪明的,就是不好好学习!于是便觉得羞愧难当。如今每每忆起恩师谆谆教诲,如心头明灯,仍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激励着我的前行。
在没有网络的年代里,业余生活还是相当的精彩,寝室里,相邻的走廊里,还有宿舍之间那条长长的天桥上,时不时吼起一句“跟着感觉走”或者是“几度风雨几度春秋……”的美妙歌声,连走路,都会体会着“踏上开往南方的车”那种情窦初开的美好意境。军棋、围棋、象棋,篮球、排球等成了最好的业余活动,在校里也住着许多老师,傍晚常常和我们一起打篮球和排球,师生感情很纯洁,敬爱的胡老师也常常会在晚上光临我们的宿舍,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这些少小离家尚不懂事的小孩子的全部学习生活。学校离街很近,出了校门就可以到书店里看看书,也可以领略一下小市侩的气氛,也可以到人民广场,坐在高高的石阶上看看足球,也可以逛逛第一百货商场,过过眼瘾。就在那段时期里,我的兴趣爱好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吉他、书法这些爱好让我足以在学校里小有名气。
看电影成了那时最好的生活回忆,到了周末邀三五人一起看电影,价格很便宜,金华有好多电影院,因排映的时间不同,不同的电影院放映着不同的片子,我们看了这个电影院再接着看另一个电影院,有人民电影院、浙婺小剧场,碰到运气好,偶尔也会到明月路上的金华大会堂看场免费的电影。学校往往也会组织每个星期六下午在青少年影剧院看电影,所以,跟那天青少年影剧院放的片子是不能重复的。我是学校学生会的宣传委员兼文艺委员,所以全校每逢周末的分电影票成了我引以为豪和开心的一份工作。
时光悠悠,转眼我是已有24年工龄的老职工了,人到中年,回首当初的选择,感慨良多。有几分无奈,生活的现实没有给予我们更多的选择机会;有几分欣慰,没有考上中专,也许就没有了今天稳定的工作。虽然现在生活还算是安逸,但当时那急于跨出农门的小农意识,还是给以后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更多压力,第一学历成了永远的遗憾,虽然通过自学大专、本科文凭,一定程度上圆了我所谓的大学梦,但期间付出的心血往往是只有自己知道,同样的努力,同样的机遇,在不知觉中悄悄溜走。社会或许已经忘记了我们那时的中专生,每逢碰到考职称时那种种关口,让人心所不平,好在知足常乐,有了一份遗憾,收获的或许是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我也会常常想,生活虽然有几分失落,也许一个选择的背后意味着失去了一个更大的人生舞台,但我更有那几分执着,既然是自己选择的路就一定要走下去,无论面对多少艰辛,无怨无悔。
我们的孩子正在长大,幸福离他们很近,也或许尚未开始,我要告诉他们我的以前,正是希望他们珍惜现在的美好机遇,把握自己正确的人生,为自己,也为我们为人父母的延续一段更多的辉煌。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华山教育集团·轨道交通运输学校)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学校开设有铁道运营专业、国际邮轮专业、汽车工程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3D打印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烹饪与酒店管理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