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农机技术学校怎么样 环境如何
为大家整理分享了宜良县农机技术学校的基础信息和学校环境图片,都一起来看一下吧,相信会对你们了解宜良县农机技术学校有很大帮助。
学校简介
学校迄今已经成立28年,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我学校主要经营对农机驾驶员,内燃机手,农副产品加工手,修理工,农机管理技术培训,,我学校本着制度与人文相结合的管理思想,凭借美丽的校园环境,舒适的住宿条件和优秀的师资力量已成为每年昆明评价好的学校之一。是国家公办学校, 隶属于教育厅。学校于1983年成立,以轻工立名,显示了在我省轻工领域的传统优势和鲜明特色。建校以来,学校适应云南绿色食品加工业、生物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在制糖、食品、酿酒、造纸、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应用等轻工行业内已形成了强大的行业影响力。依托行业背景,在为这些产业群培养第一线管理型、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品牌专业。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集学历教育、岗位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校的办学架构。实现了教育对象、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学校已形成“云南省轻工业学校、云南省轻工业技工学校、云南轻纺职业学院、云南省轻工职业教育集团”四块牌子,一套领导班子、一块办学基地、一支教职工队伍的结构。
1960年上半年经中共云南省委批准,建立了云南省轻工业学校。校址暂时设在昆明市西站原云南省轻工业干部学校内,由云南省轻工业厅主管。当年秋季开始招生。9月1日开学。本年度开设四个专业:制糖工艺、造纸工艺、油脂工艺(芳香油)、纺织工艺,每个专业招生40人,当年共计招收初中毕业生160人。学制定为3年。1961年秋季,除制糖、造纸、纺织工艺各招生40人外,新招收硅酸盐工艺40人。两年共招收学生320人。
1962年9月,由于精简机构,按照省委指示,省机械工业学校、省轻工业学校、省化工工业学校、省水利电力学校4校合并,成立云南省第一工业学校。归属省机械工业厅主管。
1965年5月,重新调整中等专业学校体制时,云南省第一工业学校又分为一、三工业学校。第一工业学校归属省机械工业厅主管;第三工业学校归属省轻工业厅主管。三工校1965年秋季招收造纸、硅酸盐专业各40人。1966年秋季“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止招生。1974年全校教职工并入云南工学院。轻工系统的中等专业学校又一次被撤销。
60年代建立的这所轻工业中等专业学校,自开办至撤销。共为全省轻工业系统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员约400人。
1979年3月,经云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重新组建云南省轻工业学校,按在校学生600人的规模开办,隶属省轻工业厅领导。校址设在昆明市西山区小海口。基建总投资423万元,1982年8月破土动工,1985年底已基本建成,学校占地面积35亩,校舍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1983年秋季开始招生51人,开设三年制甘蔗制糖工艺1个班。1997年底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整体搬迁至昆明市官渡区金马镇太平村。2002年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云南省轻工业学校与云南省轻工业技工学校合并。2019年10月11日,云南省轻工业学校的主管部门由云南省轻纺工业行业协会调整为云南省教育厅。经过50多年的发展,学校实现了教育对象、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形成了集大专、中专学历教育及技工教育于一体,同时面向社会和职业院校学生开展岗位培训、技能鉴定工作,办学特色鲜明、教育教学实力强劲、毕业生就业市场供不应求,为迈向更高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学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创新教育的思考到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极高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