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畜牧兽医学校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专业招生
“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专业简介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收初中及以上毕业生,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办公设备和数码产品的使用维护与维修工作岗位。毕业生可从事计算机、打印机、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产品及其它办公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也可从事中小型网络建设与维护、计算机及数码产品的售前售后服务等各类计算机操作应用工作。
三、主要专业课程介绍
(一)专业基础、能力模块
1.计算机基础知识;2.汉字输入技术;3.网页设计与制作技术;4.图形图像处理;5.计算机组装与维护;6.网络组建与管理。
(二)岗位基础、能力模块
1.网页设计与制作;2.图形图像处理;3.平面动画技术;4.企业网实训;5.显示器维修;6.打印机维修;7.笔记本维修;8.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9.数码设备维修。
专业(技能)方向:计算机产品营销与维护、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笔记本电脑维修、办公设备维护与维修、数码产品营销与维修、数码影像设备维修。
“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专业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具有必要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和应用操作人员。
本专业毕业生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具有积极进取的职业心理素质,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知识更新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能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及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与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及健全的心理。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办公设备和数码产品的使用维护与维修工作岗位,毕业生可从事计算机、打印机、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产品及其它办公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也可从事中小型网络建设与维护、计算机及数码产品的售前售后服务等各类计算机操作应用工作。
二、职业岗位导向与职业资格
根据我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针对以下职业岗位: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组装与销售员、网站管理与维护员、笔记本维护维修员、计算机外设维护维修员。毕业生要求取得与本专业专门化方向一致的中级工技能证书。
三、职业能力分析
本专业针对职业岗位进行人才培养,相关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包含以下公共部分:
1.具有一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及创造、创新能力;
2.能进行计算机的日常安装、调试、维修工作,能够熟练地操作多种常见的实用软件;
3.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维护信息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5.能够利用有关办公软件熟练地进行文字输入、编辑、排版和输出工作;
6.具备图形图像的编辑处理能力;
7.一定的网页制作和网站维护能力。
同时,本专业专门化方向人才还应具备与专业方向一致的、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专门职业能力。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方向要求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1.熟悉计算机及其零部件的有关技术指标和市场行情,具备向客户推荐介绍计算机产品的能力;
2.具备基本的局域网络组建和管理能力;
3.能够进行一般局域网络的组建和小型网络管理;
4.熟悉电子商务平台的主要功能,能够进行小型商务网站的组建和技术支持;
5.能够进行简单的打印机、显示器、笔记本维护和维修工作;
6.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码产品的维护与维修工作。
四、主要专业课程介绍
(一)文化基础
文化基础课主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以及为学习后续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课程有:
1.政治(学时122,学分8)
政治课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和主要渠道,是学生必修的公共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国情和近代史教育,美学教育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认识和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课程内容:职业生涯规划(第一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二学期)、职业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三学期)、哲学与人生(第四学期)。
2.数学(学时102,学分6)
本课程主要讲授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基础和基本应用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熟练的运算能力、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逐步提高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语文(学时102,学分6)
本课程主要讲授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文体。通过课内外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文言文,并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能撰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专业应用文。本课程还要重视速读速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重视书法和说普通话。
4.英语(学时102,学分6)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学习,详细讲授各种基本句型、基本语法。从听说入手,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技能,为学生以后学习和使用外语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听说能力。
5.体育(学时122,学分8)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体育的社会职能,开设四个学期的体育课。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各种运动技能,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更有效地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体质。
6.普通话(学时32,学分2)
普通话是一门旨在规范学生标准语音,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以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为基础,通过教师标准的范读和学生反复的训练,克服不同方言区学生的语音错误和缺陷,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7.社交礼仪(学时34,学分2)
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拓宽知识基础,培养高尚情操,增强交际能力,提高文明水平。包括个人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公共场所礼仪、求职礼仪、公务礼仪、社交礼仪、商务礼仪、旅游礼仪、外事礼仪等内容。
(二)专业基础、能力模块
专业基础能力课的设置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从职业岗位(群)对知识和职业能力的需求出发,注重体现其职业性。主要有:
1.计算机基础知识(学时102,学分6)
主要内容: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维护(键盘和鼠标的使用,中英文输入,外设与主机的连接、配置与使用,计算机常规维护),操作系统使用(Windows98以上),字处理软件使用(Word2000以上),表格处理软件使用(Excel2000以上),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Internet使用(浏览器IE6.0、电子邮件Email的使用)。
2.汉字输入技术(学时108,学分8)
主要内容:计算机汉字处理介绍,包括区位、全拼、智能ABC、五笔字型、98王码、二笔和郑码等多种汉字输入方法,介绍了WindowsXP的初步知识、Word的基本功能,包括输入、编辑、表格和排版的一般知识。
3.网页设计与制作技术(学时68,学分4)
以Dreamweaver作为介绍对象,介绍网页中文字、图片、动画添加与编排;学习网页键接的设置;学习网页局部细节的制作与网页整体的设计与制作;学习网站的发布与维护;学习HTML代码语法和简介的Javascript语法。
4.图形图像处理(学时68,学分4)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技能,使之能熟练的处理产品的效果图及其相关图片,以达到良好的展示效果。
5.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时68,学分4)
本课程主要介绍电脑各组件的性能指标,电脑组装步骤,并详细描述在组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处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自己选购组件进行组装电脑硬件、安装操作系统以及一些实用程序的使用能力。
6.网络组建与管理(学时34,学分2)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全面而细致地了解组建一个计算机网络的各个环节,从实际出发介绍一些实际的组网和网络管理方法,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和实际网络的关系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掌握组建网络和进行网络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专业技术知识,培养网络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岗位基础、能力模块
1.网页设计与制作(学时68,学分4)
本实训主要介绍专业网站初步的规划、设计、制作。具体表现在网站内容、功能、安全等方面合理策划和规划;培养具有主页和二级页面的创意、设计、美工等方面的技术处理能力和具有强大的动态效果制作能力;培养具有基于后台数据库的编程技术,实现客户端服务器端交互式动态网页的制作能力。本课程设计要求熟练掌握Web站点服务器的创建、配置、调试;网页制作三剑客Deamweaver、Flash、Firework软件的运用,HTML标记语言、JavaScript和Vbscript编程;ASP内建对象和可安装组件;SQL-Server数据库的安装与配置;结构化数据库语言SQL等。
2.图形图像处理(学时68,学分4)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美术创作的基本功和艺术设计的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熟练掌握常用电脑艺术设计软件,胜任艺术设计相关岗位工作。主要课程有字体设计、版式设计、图形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商业环境设计、综合网站设计等。
3.平面动画技术(学时68,学分4)
主要内容包括动画片基础创作原理和国内外动画创作概况、通晓原动画、动画人物设定、动画运动规律和时间掌握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4.企业网实训(学时40,学分4)
本课程主要包括中小型局域网初步、局域网硬件系统、局域网规划设计与布线施工、网络操作系统与服务、局域网故障诊断与维护、局域网组网实例。
5.显示器维修(学时68,学分4)
本课程主要讲解液晶显示器维修,包括电子基础、液晶显示器的配件组成、液晶显示屏PCB电路原理、液晶屏手工维修方法、液晶显示器各组成配件的工作原理及维修方法等。
6.打印机维修(学时68,学分4)
本课程主要介绍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的内外部结构、工作原理和故障检修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打印机主要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的机械系统故障维修技术,控制电路系统维修技术,典型故障分析及检修方法,常见故障维修案例,动手实践,日常维护保养等。
7.笔记本维修(学时68,学分4)
本课程主要介绍笔记本电脑的结构、拆装方法以及常用的维修手段,笔记本电脑各单元电路(包括供电结构、启动电路、待机和开机电路、数字供电电路、充电电路、CPU供电电路、时钟电路、BIOS、显示系统、接口电路)的原理及常见故障,并给出检修流程和维修方法。
8.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学时34,学分2)
本课程主要讲解硬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硬盘的使用、管理和故障检查方法,硬盘的维修方法,硬盘数据保护、数据备份及数据挽救的方法等内容。
9.数码设备维修(学时34,学分2)
本课程主要讲解数码设备元器件检测与维修、常用维修工具的使用、U盘基础知识、U盘控制电路故障分析与维修、U盘常见故障检修方法、MP3/MP4基础知识、MP3/MP4控制电路故障分析与维修、MP3/MP4常见故障检修方法、数码相机基础知识、数码相机光学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数码相机光电成像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图像处理系统与控制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数码相机电路故障分析与维修、数码相机电源电路故障分析与维修等内容。
(四)选修课
为了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倡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为自我发展奠定基础。本专业设置了文化基础类、新技术应用类、跨专业综合类等课程,供学生选修。主要课程有:
1.公共关系学(2学分,开设一学期)
2.音乐欣赏(2学分,开设一学期)
3.应用美学(2学分,开设一学期)
4.科技信息检索(2学分,开设一学期)
5.计算机辅助设计(4学分,开设一学期)
6.微机接口技术(4学分,开设一学期)
7.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4学分,开设一学期)
8.组织行为学(3学分,开设一学期)
9.Internet网络系统与发展(4学分,开设二学期)
10.历史(2学分,开设一学期)
11.地理(2学分,开设一学期)
五、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1.专业教师必须拥护*****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2.专业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工作态度、教学水平、工作能力与工作实绩。
3.专业教师必须持有相关专业的教师资格证书。
4.专业教师的学历水平必须达到大学本科毕业。
5.专业教师必须持有相关专业的基本技能等级证书。
6.专业教师的外语水平应符合国家和我省的相关政策规定。
7.专业教师必须拥有近几年完整的继续教育记录和证明。
8.专业教师应具备必需的现代教育方法和理念。
9.专业教师应同时有做好专业基础课程与发展课程教学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取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10.承担岗位能力课程教学或培训的教师近几年中必须到相关企业有过至少两周的锻炼。
11.专业教师有优秀的业务水平与良好的组织能力,能独立带领学生完成相关专业的实习实训工作与岗位技能培训。
12.专业教师应主动完成自我提升并获得相应证明,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
13.专业教师的教学实绩随时受到学生与家长的监督,应在每年的业务测评与学生评价中获得较好的成绩,优秀率不低于80%。
六、专业教研室建设建议
1.开展教研活动是教研室活动的重点,围绕社会需要与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教研中心任务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因为教研的内容直接决定了教研室的组织形式与管理形式。
2.项目成立课题小组给与固定的资金支持,提供教师进一步学习以提升自己的机会。
3.社会进步使得教研的内容是动态发展的,如何组织专业的项目与模块,以及它们与各阶段或课程的课题研究的关系必须有一个宏观理解,因此我们要建设一支有着研究能力、组织能力与涉外能力的团队,动态地调研社会需要,及时反馈到教研室,组织专家形成课题研究成果或重新确立课题研究方向,让课题研究成为教研活动的起点与重要形式。
4.建设以专业负责人和项目课程负责人为主的教研室领导团队,让教研组织更有效率。
5.形成人人参与教研室建设的观念,在保留原有教研组活动习惯的基础上,拓展不同学科间的交流活动,突破学科界限,从而更好地寻找不同学科,尤其是文化课与专业课、基础课与能力课在项目课程中的契合点,整合课程,形成重视基础、实现发展的课程观。
6.推广说课制度,在交流中实现教学理念的提升与教学改革的深化。
7.鼓励教师突破本学科界限,向同课题小组或同教研室不同专业的教师请教,学习第二专业,从而让自己的学术眼界得到升华,让课程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8.建立教研室的资源库。
9.以学期为限,逐步完成项目课程实施的具体计划、模块构成,任务和大纲的形成,以及完善后的以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协同管理下的课程文本。
10.完成教研室与专业科的相互管理,教研室对实习工场的管理与反馈制度,让教研内容落到实处,并根据效果动态管理教研计划与内容。
11.以课程实施为抓手,形成班主任与教研室的对接模式,将人本建设与人的发展视为教研的重要内容,让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成为教研活动的监督力量。
12.教研室定期或不定期地在教师中开展形式多样的以研究性教学为主题的竞赛活动,丰富自身的软件积累,同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研究水平及对研究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