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学生!
一位学生向我留言咨询:“还有几个月后我们就要踏上工作岗位了,可是在心理上我一点都没有准备好,我觉得我根本就不适应社会。”我想有这种思想的同学可能不少,特在此说些话给那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
“曾经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快点工作,可是现在真的要毕业了,真的要加入社会竞争了,心里又有一些害怕,怕自己在竞争中失败。” 这真实地反映了学生们在进入社会开始求职前的内心冲突与不适。毕业后,如何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员这一角色的重要转变,对今后人生道路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未能做好充分思想准备而进入某一个社会角色时,很容易发生角色冲突,从而产生不良的心态。以下为几种学生踏入社会时最容易产生的几种不良心态:
1、理想主义:把社会上的一切都看得十分美好,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但一遇到问题与挫折,就出现灰心的情绪,甚至打退堂鼓。
2、害怕竞争:有的毕业生把社会想象得一无是处,充满了恐惧感,特别不愿意进行招聘制度的单位,害怕竞争,害怕被淘汰。
3、学生气重:走向社会之后还跟在学校进一样,仍然习惯于用学生的眼光与态度看人、处事,学生气十足、缺乏独立性。
4、无法沟通: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大材小用。这种心态极易引起同事和领导的反感而使人际关系紧张。
5、急于求成:做事缺乏恒心,急于求成,自以为一两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缺乏创业的精神和吃苦的思想准备,结果会适得其反,一事无成。
6、安于现状:以为找到工作就是找到事业,就业后不思进取。或对就业形势太过悲观,以为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可以了,不去争取更好的就业和择业机会。
7、好高骛远:非得要到想象中的单位云工作,结果错失其他良机。
8、依赖家庭:一味依赖家人,对就业和择业的持随意态度。
9、志大才疏:一味自己闯天下,以为自己能干大事业,搞得人仰马翻,头破血流。
所有这一切不良心态的产生都是没有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劳动者,缺乏进入社会前的准备和心态,调整与定位。毕业生没有做好求职前的心理准备。大多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没有兼职的经历,没有亲身感受社会对求职者的要求和期望,更谈不上有求职经验,所以一旦面对竞争相当激烈的求职环境,就显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要正确评价自己,正确的评价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往往以为最了解自己的人还是自己,事实却并非完全如此,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我评价受主观感情因素的影响很大,很多学生在求职前,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给人眼高手低的感觉,或是一味的贬低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实力。这样,由于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很难把握自己在求职时的心态,很难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有很多学生通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是个无用之人。因此,由于担心比不上他人或害怕失败,紧张、恐惧心理就油然而生。商业竞争中有这么一句话:“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新。”意思是强调自己与众不同之长处。“天生我材必有用”,人总是各有所长。有的人成绩平平,但精于社交;有的人英语不好,但精通计算机软件操作。每个人都应该发现发挥自己的优势,心里牢牢记住:“或许我有些方面的优势是他人无法比拟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这里的“自知”,不仅表现为要知道自己的短处,也更表现为了解自己的长处。
马克思十分赞赏一句格言:“你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只是因为自己跪着。“求职者不妨站起来试试,或许你能发现自己并不是一定比别人矮一截。许多事情,别人能做到的,自己经过努力一样能做到。那么,不妨从现在开始,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身体素质、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专业特长、优缺点、爱好、抱负是些什么?当你开始思索上面的问题时,也就是开始了解自己。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在求职择业中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个人的职业愿望和社会的职业需求之间的完美结合。